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的概念
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 真创造指产生了具
有人类历史首创性产品的活动。类创造是指创造产生的产品并非社会首创,只是对个体
而言具有独创性。 (曾经有农民自己花费很长的时间发明创造了木制飞机。 对于社会而
言,飞机早已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但是对于这位农民而言,却是他个人独创的。)一般
把创造性看成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
品的能力或特性,也称为 创造力 。
创造性产物具有两个根本特征:一是首创性;二是具有社会意义。 创造性并不是少
数人独有的,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品质。
(二)创造性的结构
创造性是由多种心理品质有机结合构成的心理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创造性认知品
质、创造性人格品质和创造性适应品质。
1. 创造性认知品质
创造性认知品质是指创造性心理结构中与认知加工有关的部分,它是创造性活动的
,为众多研究者所强调。 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
2. 创造性人格品质
创造性人格品质是有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个性品质,对创造性的发挥起着极其重要
的推动作用。创造性人格品质包括创造性动力特征、创造性情意特征、创造性人格特
质等。
3. 创造性适应品质
创造性适应品质是指个体在其创造性认知品质和创造性人格品质的基础上,在自己
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操作应对,对内在创造过程进行调适的创造性行为倾向,
具体表现为创造的行为习惯、创造策略和创造技法的掌握运用等。
(三)创造性的特征
尽管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以发散
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1)流畅性。 流畅性 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在短时间内产生的
观念越多,流畅性越大。 该特征能反映个体的心智灵活、思路通达的程度。
(2)灵活性。 灵活性 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
维的变通性。 (让被试“举出报纸的用途”,如果回答“阅读”“学习”“获取信息”,就只是
把报纸的用途局限在了“阅读材料”上;而如果回答“包东西” “折玩具”等,则范围更加广
泛,变通性也就比较大。)
(3)独创性(独特性)。 独创性 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
162
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在“曹冲称象”中把“石头”作为称象
的工具就显得十分独特。)
(四)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 环境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
(2)在学校教育方面,如果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的自
主性,允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教师允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
识,这样的教育就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3)社会文化也会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2. 智力
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其关系表现为:(1)低智商不可能
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
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 个性
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
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五)创造性的培养
1. 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1)培养创造性的知识基础。 知识是提高创造性的基础。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 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
试内容。
4. 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1)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形成理解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把培养创造性
作为一种教学目标的现代教育理念;(2)要教给教师要的创造技法和思维策略,提高他
们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3)要为教师提供比较明晰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关于
创造性的操作定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程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能。a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