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刷题(7)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3-04-17责任编辑:bianji4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综合素质

01

彬彬和父母吵架,晚上跑到徐老师家哭诉,徐老师想收留彬彬,应当征得彬彬父母的同意,或者在( )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的处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题干中,徐老师如果想要收留夜不归宿的彬彬的话,那么需要再24小时之内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故C选项正确。

02

阳光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某解除收容教养后,向阳光小学申请复学,阳光小学应当( )。

A.拒绝其复学申请

B.同意其复学申请

C.将其转向其他学校

D.将其与其他同学隔离,单独教育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对待接触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条: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结合题干,张某解除收容教养后,在复学方面应该跟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学校不能歧视,故阳光小学在接到该生的复学申请之后,应该同意其复学。故B是正确的。

选项A,如果拒绝其复学申请,那么侵犯了张某接受教育的权利,故排除。

选项C,如果将其转向其他学校,那么是对张某的歧视,故排除。

选项D,将其与其他同学隔离,单独教育是对张某的歧视,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故排除。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B。

03

小明因为严重违纪和违法行为,学校和父母无法管教,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未成年人,学校和父母可以把小明送( )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A.工读学校

B.特殊学校

C.专门学校

D.普通学校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良行为的制止。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选项B,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针对特殊的学生,比如有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儿童。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本题考查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D,普通学校针对的主要是普通学生。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教育知识

04

儿童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当他聚精会神写字时,就会忘了正确的坐姿要求。这体现的是儿童注意的( )。

A.集中性差

B.范围较小

C.稳定性差

D.概括性差

【答案】B。解析: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即被人的注意力所观察到的客观事物的数目。题干中儿童“顾此失彼”正是由于意识所观察到的数量小,即注意的范围较小,故选B。

05

下列不属于短时记忆特点的是( )。

A.容量无限

B.意识清晰

C.操作性强

D.易受干扰

【答案】A。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短时记忆的特点:(1)时间很短:不会超过 1 分钟,一般是 30 秒左右;(2)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组块,平均值为 7;(3)意识清晰:短时记忆是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主体有清晰的意识;(4)操作性强:有人把短时记忆称作工作记忆;(5)易受干扰。故本题选A。

06

下列遗忘的理论中,( )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描述,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说明遗忘是主动的,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这属于动机说,故本题选D。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