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云南的歌会》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0-04-17责任编辑:zhaojingji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说课稿

学科: 语文说课稿—《云南的歌会》

版本: 人教版

学段: 初中

适用: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来应聘高中语文老师的##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云南的歌会》。(转身板书写课题)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的说课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部分。下面我先说说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说教材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或金满斗会”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这首词能够带领学帮助学生欣赏云南的淳朴的民俗风情,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生活的美好。

根据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第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以读促悟,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本文的结构。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

依据以上对于教材内容与作用的分析以及对于教材目标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研析课文中重点句段,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二、说学情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重要。因此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初中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且能够初步把握文本情感。初二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而且,学生对云南的民风民俗可能存在陌生感,还需教师多加引导。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以朗读指导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欣赏云南少数民族淳朴的民风民俗。当然,我也会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使学生深入体会云南歌会的美,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实在、有序、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会多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以此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不仅如此,我还会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初,我会通过谈话法导入新课。我会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彩云之南是我国的哪个省吗?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而且几乎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甚至有人说他们“会说话的都会唱歌,会走路的都会跳舞。每逢集会或节目,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岁月在变,不变的是他们的民族气息。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美妙抒情的笔触,去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如果让学生按照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自由朗读课文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学习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

1、请学生介绍课文作者沈从文。

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

3、教师检查字词效果。教师在大屏幕出示字词,请学生朗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首先,我会请默读课文,自主探究: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面?其内容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稍加概括,就会发现文章写了三个场面。第一场面: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第二场面:山路漫歌。这是即兴的自由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第三场面: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其次,我会请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文中所描绘的三个唱歌场合在手法上有何不同?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所以需要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加以指导,才能解决。

在手法上,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歌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四)精读课文,读中品味。

在精读环节,我会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学习“山野对歌”部分。我会请学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唱歌人的印象深刻的词或句子。根据这些句子,总结体会唱歌人的特点。接着,我会提问: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描写唱歌人的?后,我会请学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感受淳朴民风。第二步,学习“山野对歌”。我会请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展示景物图片,配乐朗读的方式,体会景色之美。第三步,学习“村寨传歌”。我会通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歌会的盛况:A、找出文中对于歌会的全局描写和局部刻画。B、通过作者对歌会的场面描写,你感觉这场歌会如何?C、这样的歌会有何意义?解决完这些问题之后,我会请全班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歌会的空前盛况。第四步,我会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然后思考讨论:跟现实中的演唱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五)拓展延伸

我会播放电影《刘三姐》片段、流行歌曲演唱会片段和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片段,请学生欣赏和比较这三种歌会,总结发现它们各自的特色吗。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民族音乐、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借音乐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巩固小结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云南歌会的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沈从文先生的这次云南之行不仅发现了云南人民生活在美妙的歌声中,也不仅发现在云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每一个生命都那么鲜活,更发现了云南人民乐观积极的生命状态。

(七)布置作业

1、课外收集其他文学作品中有关描写民歌的段落。

2、画一幅云南歌会的画。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浓缩和精华,接下来我说一板书设计。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