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1.吉布森:视觉悬崖实验——证明人很小便具备的深度知觉/立体知觉/距离知觉。
2.库珀和谢帕德: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
3.皮亚杰:
点红实验——证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体与客体分化的特征三山实验——证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有自我中心性。
守恒实验——证明前运算阶段儿童是单维思维,不能形成守恒观念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假设演绎的抽象推理。
对偶故事法实验——说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是从以结果为他人行为判断的他律阶段到以动机为他人行为判断的自律阶段的,10岁左右是他律到自律的关键转折期。
4.巴普洛夫:狗听铃声分泌唾液实验——证明了经典性条件作用中获得、消退、泛化、分化等规律。
5.格赛尔:双生子爬楼实验——证明身心发展受成熟机制的制约。
6.卢钦斯:量杯实验——证明了思维定势(定势具有双重作用)。
7.邓克尔:蜡烛实验——证明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作用。
8.斯金纳:小白鼠按杠杆实验——证明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强化理论。
9.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证明班杜拉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10.桑代克:
饿猫出笼实验——证明尝试-错误说的“三条学习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形状知觉实验——论证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迁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需要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有共同成分。
11. 柯勒:
大猩猩叠箱/接杆实验——证明学习不是桑代克所说的盲目渐进的尝试错误,而是重新形成情境关系的“顿悟”过程。
小鸡觅食实验——证明迁移的关系转化说,迁移是学习者能够发现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12.托尔曼:小白鼠位置学习实验(小白鼠走迷宫实验)和潜伏学习实验——证明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目的学习理论,学习不是简单的S-R联结而是S-O-R的过程,“O”是包括能力与倾向内部过程,证明情境的“认知地图”的存在以及期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13.劳伦兹:印刻现象实验——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提出发展的关键期。
14.塞利格曼:电击狗实验——证明连续失败体验会使个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15.贾德:水下击靶实验——证明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理论,通过概括形成能够泛化的原理才是迁移的关键。
16.罗森塔尔实验:证明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会顺着教师期望发展,良好的期望有利于学生发展。
17.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经典的汉斯偷药故事说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水平,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还有六阶段,每个水平对应两个阶段,包括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好孩子)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好公民)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