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幼儿美术教育目标

来源:招教网时间:2018-11-29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里德(H. Read)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中,对儿童的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有关心理机能的论述,把儿童的美术创作分为八种类型,即外向、内向思考型,外向、内向感情型,外向、内向感觉型,外向、内向直觉型。

我国台湾的郑明进先生在其《怎样了解幼儿的画》一书中认为,通过儿童画的画面可以发现儿童的性格。

1)画面上又短又直的线多而曲线少、锐利的角度多,则是攻击性儿童。

2)从选用色彩的种类、明暗中,可以了解儿童作画时的情绪。例如,心情愉快、活泼时用色丰富,且倾向于明朗的黄、红、粉红、黄绿等色调;而在忧郁、烦闷、不安时,用色较少,且倾向于黑、紫、暗绿等色调。

3)色彩变化的幅度和无彩色(黑、白、灰)的使用,也可看出儿童的性格。例如,积极、活泼者用色多,消极、拘束者用色少或只爱用无彩色。

4)描画很仔细的,大多是内向型儿童;而画得生动、粗壮、有力的,则是外向型儿童。

5)画面出现特殊形体,注意远近法,只用黑色去描画的,则有分裂性格的倾向。

以上学者描述的是绘画与儿童个性之间的关系,对观察、了解幼儿个性与美术作品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知识1 目标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导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准则。制订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包括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要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结构,是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它包括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及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

1. 总目标    

总目标是确定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须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幼儿美育的精神,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概括的表述。

2. 分类目标

分类目标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三种类型,即绘画、手工、欣赏的角度来描述。每种类型中又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但不同领域的侧重点不同,绘画和手工类型侧重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欣赏类型侧重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则在三种类型中都有体现。分类目标还反映了三种教育活动各自的特点,突出了幼儿美术教育实践的启蒙性质,即在目标的表述中较多地使用“初步”“粗浅”“基本”等限定用语。

3. 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分类目标在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分解和落实。阶段目标按年龄班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考虑了幼儿的近发展区,即教育不仅要适应幼儿发展的水平,而且要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则;同时,还为单元目标和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制订指明了方向,即多个以时间为单元或以主题内容为单元的目标相互联系、逐步递进,便构成了年龄阶段的目标。

4. 教育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是单元目标的展开和具体化,它须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保持一致。同时,活动目标是具体的目标,须具备可操作性。

教师在制订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深入、细致、透彻地研究各层次的目标,透彻把握各层次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防止不同层次目标的脱节,增强目标意识,确保目标的实现,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知识2 内容的选择安排

首先,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须依据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才能达到为目标服务的目的。其次,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终是要通过幼儿自身的内化才能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它又须符合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内容的具体的选择安排应注意以下事项。

1. 须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

阿恩海姆认为:“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心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感性经验的全部依赖。对于那些幼小的心灵来说,事物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闻到的那个样子。”他认为,对幼儿的思维问题的解决和概括,绝大部分都是在知觉水平上进行的。因此,只有那些被幼儿直接感知过的美术教育内容,才能被同化到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去。为此,教师选择美术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他们感知过的、有过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现实生活。这些内容幼儿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如在大班幼儿参观海底世界后,安排创作“海底世界”的绘画活动,这个内容是幼儿直接感知过的,能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和欲望。

2. 具有审美性

从幼儿美育目标“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中,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对个体进行审美、创造美的教育。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须选择符合幼儿认识美的特点的内容,引导幼儿充分感知,丰富和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表现能力,并能按照幼儿的审美标准和美的规律,将幼儿感受世界的审美能力变为他们的内心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健全和完善幼儿的人格。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整个大地都披上了点点新绿,各种鲜花争相开放,小鸟也按捺不住喜悦停在枝头歌唱……春天多么美好。于是,教师在春天来临时,选择描绘美丽的春天来了的内容,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充分感知春天的美丽,进而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 具备联系性

安排美术活动的内容应注意纵向顺序和横向联系。    

纵向顺序是指同一种类美术活动的内容之间的互相排列。如美术欣赏活动内容中,小班安排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画”“秋天的水果”“秋天的树叶”“布娃娃”“小花伞”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直接接触到的美好事物;中班安排“布老虎”“民居建筑”“节日的环境”;大班安排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剪纸”“茶具”、徐悲鸿的“《奔马图》”等。这些美术教育内容在帮助幼儿建构审美心理结构方面是有序的、连续的、层层推进的,同时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

横向联系是指不同种类美术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在绘画活动中安排画“糖葫芦”,在手工活动中安排做“糖葫芦”;又如欣赏过“美丽的窗花”后,安排手工“剪窗花”,再将剪好的窗花进行环境布置。这种横向联系内容的安排,能帮助幼儿从各种角度认识、感知事物,学习多种表现技能,体会同一事物的不同质感美。如画的糖葫芦是平面的,而手工做的糖葫芦是立体的,作品的显现状态和活动的过程带给幼儿的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

4. 具有整合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其他领域的活动带给幼儿的经验,然产生丰富深刻的体验,积淀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因此,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往往可以选择语言、科学、社会、健康、音乐等领域的活动内容。如社会领域中有认识、了解国旗、长城、天安门、家乡等内容,美术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画国旗、长城、天安门、美丽的家乡等。又如中班语言“吹泡泡”(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美术活动可选择画吹泡泡的内容。这种整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

5. 具有灵活性

正是因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的是自己所看、所听、所接触到的内容,所以美术教育内容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表达认识、抒发情感的效果。在选择美术教育的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灵活安排。农村幼儿园可多选择具有农村题材的内容,如劳动的场景、庄稼的丰收及各种农产品等;春天可多安排描绘自然景物的内容,如“草地上的鲜花”“蝴蝶飞、花儿美”;节日前可安排手工“环境布置”,欣赏城市披上的节日盛装等;又如原来安排手工活动“折飞机”,早晨发现下雨了,教师也可临时更换活动的内容,让幼儿观察下雨天的景物特征和人物动态,开展绘画活动。

灵活地安排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幼儿表现与创造的欲望,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情感上的愉悦体验,从而对活动产生兴趣和信心。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