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名词解释(八)

来源:山香教育时间:2018-11-02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100、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101、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102、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103、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104、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105、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106、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07、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08、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109、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110、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111、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112、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13、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4、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5、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116、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