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艺术鉴赏知识(下篇)

来源:山香教育时间:2018-09-18责任编辑:liujunxia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2018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艺术鉴赏知识(下篇)

(5)动感

动感也是绘画中的重要因素,它既指通过构图和造型形成的某种感觉效果,又指涵盖其他因素形成的画面整体精神。古代中国论画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要义,强调画面的活、生、畅,忌讳滞、板、僵,都体现了注重绘画表达万物生命与生机的审美倾向,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认识。在许多油画中,人物处在运动的瞬间状态,欣赏时,从画面静态的形象可以联想人物或事件的前因后果,增加对所描述情节的领悟。

此外,在绘画中起作用的还有笔触、质感、体量感等因素。所有这些要素在一幅幅画中组成有机整体,有时艺术家也侧重地强调某种要素。有人把绘画艺术中的造型比作人的躯干,线条比作人的神经,色彩犹如血液,画家的情感即是灵魂,一件杰作就是一个以情感支配语言的艺术生命。

4.绘画艺术的鉴赏方法

绘画语言中的形、光、色、结构等要素都是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表象符号,不同艺术家运用它们的方式不同,就产生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因此,对于欣赏者而言,面对风格各异的作品,欲获得欣赏的愉悦,达到欣赏的层次,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方法。概括而言,有下列几个方面:

(1)首先要多看,确立对绘画欣赏的自信心

绘画的视觉空间特征决定了绘画欣赏的方式是看,因而提高绘画欣赏力的唯一方法也是看。但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看到了作品,却觉得看不懂。可见怎样看画,怎样看懂画,是欣赏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人体会到:欣赏一幅名作时心情兴奋不已,若有所悟,但欲将这种感觉用语言表达时,却觉得言不达意、零碎苍白,甚至无从言说。这说明欣赏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此相仿,介绍和指导欣赏也有文字转换视觉形象的困难。即使是诗一般的文字也难以再现五彩缤纷的图画世界,对一幅画条分缕析,往往会影响甚至破坏了审美直观时所具有的综合体验。因而,关于绘画欣赏的理论只能起到给人启发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有“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敷染,然后形似” ([元]汤重:《画鉴》)的说法。在西方,则有探究作品功用、印证文化背景、衡量写实程度及分析形式构成的四问法。(《剑桥艺术史指南丛书.如何看画》)前者讲的是看画主要看气——整个画面的生机活力,后者讲的是要注重作品的内容。这种差异是在不同文化传统习惯中形成的审美标准和角度的差异。

人们欣赏绘画时往往一看画的什么,二看是否逼真。面对作品,费神地寻找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和相互关系,赞许的只是画得真像,这种欣赏方法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它不是从直觉领悟作品开始,而是凭借某种理性的框架审视对象。把绘画作品当成了某种理论的说明或直接陈述。主题内容固然是一幅画作所具有的内涵,但寻找它并不是欣赏的目的,即便找到了也不意味着完成了欣赏过程。艺术的真实仅仅是艺术的某种特性,是否逼真只是对某种风格而言才有意义,而且也是很表面的。

(2)对绘画作品(当然也包括一切艺术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

不论哪种流派、风格,不论是你第一眼喜欢或不喜欢的,在欣赏之前要首先确立自己的理解的态度。所谓理解,即设法了解作品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作者想要说的内容,以及作品结构、形式的特征等,只有对这些真正理解了,和作者的作品在感情上交流了,欣赏者才可能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判断和批评。欣赏和批评切忌有先人为主的成见。有人常常不研究作品,不了解艺术家的意图,对自己看不惯的东西痛加批评,这种人的欣赏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3)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

历史并非仅仅把绘画留给我们,还在绘画中把人类的文化精神和理想启示给了我们。创造了绘画作品的艺术家已随着时间远去了,我们今天面对绘画作品,实际上是面对历史和艺术家思想感情的化石。对于作品、尤其是古代绘画遗产,通常要放在它诞生的时代背景上加以品评,并且与前代的、同代的或后代的绘画加以比较,方能找到它在绘画发展史上的准确位置,理解这一幅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美的真谛。

概而言之,绘画世界是一个立体的现象。从纵向上看,是绘画的演变与发展。比如西方绘画经历了古代(古希腊和罗马)、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17、18世纪和近、现代等大的历史阶段。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表现风格都不相同。我们一般把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的西方绘画称为古典绘画,即造型基本上是写实的,作品很完整,其美学倾向是典雅与和谐。但在整个古典绘画中,又有风格的演变。从横断面看,各国的绘画面貌在时代风格的统一中存在各自的面貌,如西方绘画就有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特征之别。举例说,德国的古典油画向来以高度细腻的面貌出现,内容往往深奥难解,德国是许多大哲学家的故乡,它的绘匦就有很强的哲理性,有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哲学的图解。法国自17世纪后推崇辉煌华丽的宫廷古典主义绘画,大多数作品色彩明快,情境喧闹。欣赏两国的作品,将获得不同感受。因此,欣赏者应该逐渐积累文化史和艺术发展史的知识,力求把握绘画的发展脉络,以对绘画这个立体现象的宏观把握为基础,进行具体作品的欣赏。

绘画长廊光彩熠熠,其中闪烁着明珠般光辉的是各时代的代表作。在绘画历史的进程中,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绘画面貌总是以一些重要艺术家及其典型作品为其代表的。人们称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创造是超越前辈,影响来者的。他们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具有永恒的魅力。对这部分作品有较深的理解,就丰富了自己的欣赏知识,等于掌握了一些标尺。哪怕是面对一件没有任何介绍的作品,也能基本把握它的艺术特点。

(4)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欣赏的实质不是表现的观看,而是感觉。面对画作,作品的整体面貌在瞬间便直逼眼帘。作品的艺术特征触动、撩拨、撞击、刺激着人的感官神经,形成审美的心理活动。与音乐欣赏须在时间过程中经历欣赏过程不同,绘画欣赏是与面对作品全貌的瞬间同时进行的。欣赏者感觉的敏锐度与含量决定了欣赏层次,这就要求欣赏者也尽量像画家一样,具备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感受力。

对艺术形式的敏感依靠训练和培养,经常欣赏画作,思考画作中的形式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观察物体和景色有意味的形式,就能磨砺出良好的感觉。因此,培养和提高欣赏力重要的方法是多看。

(5)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欣赏绘画是一种见仁见智、原无定法的创造性活动。由于欣赏主体的年龄、经历、修养与趣味各异,同样看一幅画,获得的感受结果自然也相异,这是正常的。欣赏绘画的动机,在于人们希冀通过艺术理解历史文化,也理解自身的意义。艺术品从艺术家笔下诞生之后,它就成了一种新的现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欣赏它,它赋予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因此,在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欣赏能力后,应充分尊重自己对绘画作品的直觉,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联想是绘画欣赏中的一种高级思维,是欣赏者把自己的经历、知识与作品所表达的内涵相联系,进而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在欣赏过程中,从视知觉到心理联想,不仅依靠一定的文化修养,还依靠摆脱陈规与公式的拘束,敞开自己的视野。联想和想象是情感的双翼,借助它们,欣赏的层次便不断深化,达到心旷神怡的佳审美境界。

当然,由于绘画语言的丰富性和人们欣赏的角度、侧重点不同,常常会发生意见分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在绘画欣赏中,我们要提倡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精神。

绘画世界蔚为大观。我们将以油画和中国画为主展开比较具体的讨论。这两大画种是东、西方美术的代表。在古代,虽然丝绸之路的开拓与佛教的传播形成了中国与外国美术的交往,但欧洲的绘画并没有很快传人中国。在很长时间里,东、西方绘画是独立发展的。掌握这两种绘画欣赏的知识,可以触类旁通。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