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11月15日)

时间:2021-11-15责任编辑:shizhenzhe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1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在教学工作中采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定计划—验证假说—交流提高”的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属于(  )

A.自学—指导式

B.目标—导控式

C.传递—接受式

D.问题—探究式

2.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最普遍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3.儿童边掰手指边数数,如果动作停止,思维也停止。这说明儿童的思维属于(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4.女孩言语能力发展较早,而男孩则是空间想象力发展早,这属于能力的(  )

A.早晚差异

B.水平差异

C.类型差异

D.智力差异

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高期望和低期望之分,随着(  ),学生们的行为和成就与当初的期望值越来越接近。

A.时间的推移

B.期望的变化

C.年级的升高

D.学习的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学生李某这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下滑,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班主任刘老师经调查了解到该生放学后经常去网吧打游戏,同时结交了一位女网友。刘老师与其父母沟通后发现他们对孩子的问题知之甚少。其父亲每天回家后多半时间在玩手机,母亲经营一家小超市,无心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回到家中偷偷地查看了李某的QQ聊天记录,发现其与女网友聊天频繁,断定他有早恋倾向。李某回到家中发现父母偷看了自己的网络聊天记录后很生气,与父母发生争执,父亲断然将其反锁在家中,拔掉网线,没收手机。刘老师得知后来到李某家中与其父母沟通交流,家长同意让李某继续上学。

李某回到学校后,刘老师与他进行了深入交谈,对其晓以利害,并组织班级干部和李某组成互助小组。同时,根据其思维敏捷,喜欢数学的特点,让其担任数学课代表,推荐他参加学校的“计算机编程特长班”。在刘老师的引导下,他放学后不再去网吧打游戏,也不和网友聊天了,将精力都用于计算机编程的学习中。在刘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李某的各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并在市里举行的中学生编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学习信心增强。

请结合材料,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刘老师在帮助学生转变时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2)结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李某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问题—探究式的操作程序是: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建立假说;第三步,拟定计划;第四步,验证假说;第五步,根据验证的结果,交流提高。

2.C【解析】观察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3.A【解析】直观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儿童通过掰手指数数来进行思维,动作停止思维也停止,这种思维属于直观动作思维。

4.C【解析】智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女孩言语能力发展较早,男孩空间想象力发展较早,这体现了能力的类型差异。

5.A【解析】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和期望结果,由于这些期望的不同,产生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对待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水平和抱负水平。如果这种对待方式持续下去的话,便会对学生产生固定的影响,高期望的学生产生了高水平的动机,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高水平的行为,低期望的学生则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行为和成就与当初的期望值越来越接近。

二、材料分析题

(1)刘老师在帮助学生转变时主要贯彻了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①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刘老师与李某进行了深入交谈,对之晓以利害,以理服人,就体现了疏导原则。

②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刘老师组织班级干部和李某组成互助小组,就说明刘老师贯彻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③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刘老师根据李某思维敏捷,喜欢数学的特点,让其担任数学课代表,推荐他参加学校的“计算机编程特长班”就体现了该原则。

④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在刘老师的引导下,李某放学后不再去网吧打游戏,也不和网友聊天,将精力都用于计算机编程的学习中就体现了该原则。

⑤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刘老师在发现李某的问题后,主动与其父母沟通,在其父母把李某反锁在家时,刘老师主动与其父母沟通交流,最后家长同意李某继续上学。这些都体现了刘老师积极和家长配合,在对李某的教育过程中贯彻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强化。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经验;③言语暗示;④情绪唤醒。

李某在学习上的变化体现了上述的两个因素。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李某在一段时间内成绩下滑,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是因为李某在这段时间内不断的失败体验导致其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降低。②言语暗示。刘老师通过与李某谈话,发现李某的优点和特长,然后刘老师通过言语暗示改变李某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首先在刘老师的引导下,激发起李某对计算机编程成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使得李某能专心投入学习,然后刘老师又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李某,使得李某各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最后李某在中学生编程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到此时,李某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便稳定的建立起来了,学习信心增强。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